【干部素质提升年】榜样如炬,照我前行
——武穴法院青年干警学张卫疆同志先进事迹心得感悟(三)

2025-09-03 15:05
来源: 原创
    浏览: 124

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。武穴法院积极组织开展学习张卫疆法官先进事迹活动。现将我院部分干警在学习活动中的心得体会摘编于此,以期在院内进一步营造见贤思齐、崇尚模范、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。


马子怡

民二庭

《旧唐书·魏徵传》有言,“夫以铜为镜,可以正衣冠;以史为镜,可以知兴替;以人为镜,可以明得失。”翻阅完张卫疆同志的先进事迹材料,我莫名想到了这句曾经在语文课堂上学到的古文,似乎在此刻算咂摸出一点味道,深感触动,也无比羞愧。张卫疆同志那30年的风雨历程,用“敢担当、善作为、守初心”的实际行动,为我们树立起一面面闪耀着忠诚与担当的镜子,照亮了差距,也指明了方向。

一面“忠诚镜”——信仰坚定

面对暴力抗法,他不顾个人安危冲在最前;面对疫情来袭,他放下法槌化身防疫战士;面对扫黑除恶攻坚期,他连续数月连轴转,啃下一个又一个“硬骨头”。这份“危难面前不退步、使命当前勇争先”的担当,让我深刻体会到:忠诚不是抽象的口号,而是融入血脉的行动自觉,是在党和人民需要时,敢于站出来、勇于顶上去的勇气。

二面“为民镜”——公正为民

92个村落的田间地头,有他为残疾老人减免诉讼费的温暖;法庭内外,有他为聋哑当事人请手语老师的耐心;家事调解室里,有他用“六个一”工作法化解矛盾的智慧。他用脚步丈量民情的深度,用细节传递法治的温度,用行动托起正义的高度,让我深刻意识到:司法为民从来不是多么宏大的叙事,而是把群众的“小事”当成自己的“大事”,才能让公平正义可感可及。

三面“担当镜”——能力过硬

从获评“精品案件”到探索创新工作方法,从打磨优秀裁判文书到悉心培养青年干警,他始终以“工匠精神”对待每一项工作。这种“把案件办精、把事业做优”的执着,也在时刻提醒着我:过硬的专业本领才是担当的底气,唯有不断精进,才能在岗位上扛得起责任、守得住民心、护得了正气。

以榜样为镜,方知不足;向先进看齐,更添动力。作为新时代的司法工作者,我将以张卫疆同志为标杆,把忠诚刻在心里、把担当扛在肩上、把为民落到实处,在平凡岗位上践行法治初心,让胸前的法徽永远闪耀正义的光芒。


干元龙

执行局

学习张卫疆同志先进事迹,字里行间皆是初心滚烫,作为青年执行干警,我深受触动。30 载坚守审判一线,他用 “忠诚、干净、担当” 诠释了人民法官的真谛,为我们立起了标杆。

执行工作直面矛盾最前沿,张卫疆同志在老赖持煤气罐抗法时的挺身而出,让我读懂“担当”二字的千钧重量。面对拒不履行的被执行人,面对剑拔弩张的执行现场,我们既要依法亮剑维护司法权威,更要怀揣对群众生命安全的敬畏,在果敢处置中彰显法律温度。“脚下有泥土,心中有百姓”是他的生动写照。每一处待处置的房产、每一批待拍卖的财产背后,都关乎群众的生计冷暖。在腾退房屋时多一份耐心解释,在财产评估时坚持公平公正,在案款发放时加快流转速度,这些细节正是司法为民的生动体现。

他的“工匠之心”更启人深思。执行案件繁简不一,但他“把每起案件当大案办” 的态度,指引我在文书制作、财产查控、案款发放等环节精益求精。尤其是他总结的 “六个一” 工作法,启发我们在执行中要注重流程优化,用细致工作提升群众满意度。“鸟翼系金则难翱翔”,他拒贿护廉的坚守,筑牢了我心中的廉洁防线。执行工作关乎群众切身利益,唯有守住底线、不越红线,才能让每一个案件都经得起检验。作为青年执行法官,我将以张卫疆同志为镜,在执行路上永葆赤诚、扎根为民,让公平正义真正 “落地生根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