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边的榜样|胡志勇:以三十二年坚守绘就基层法治图景 五份匠心答卷映忠诚

2025-09-22 10:03
来源: 原创
    浏览: 296

在武穴市的乡间田野、农家院落里,常能看到一位法官带着案卷奔波的身影——他把法庭“搬”到群众家门口,用三十二年的坚守,在基层法治土壤上写下了对公平正义的执着。他就是武穴市人民法院大金法庭庭长、一级法官胡志勇。

自1993年踏入法院大门,胡志勇从书记员起步,一步步成长为基层法庭的“主心骨”。三十二年来,他先后获评“十佳政法干警”“武穴市优秀党务工作者”,多次当选“优秀公务员”;带领花桥法庭拿下“全省示范人民法庭”“人民满意政法单位”等称号,两次斩获黄冈中院“集体三等功”;调到大金法庭后,不仅带出“年度优胜单位”,创新的“府院联动多元解纷机制”更被作为全市“‘枫桥经验’工作法”通报表扬。每一份荣誉、每一项成绩,都是他用忠诚、担当、专业、创新与廉洁,为群众交出的扎实答卷。

忠诚答卷:铸牢政治之魂,坚守司法初心

“作为一名法官,首先要政治过硬,只有理想信念坚定,才能守住公平正义的底线。”这是胡志勇常对干警说的话,更是他三十二年履职的行动准则。他始终将“司法为民、公正司法”作为根本宗旨,深刻把握基层法庭“服务群众第一线”的定位,坚持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融入审判实践,确保法庭工作始终围绕中心、服务大局。在政治理论学习上,他高标准、严要求,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,不断增强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、做到“两个维护”,还定期组织干警开展政治学习研讨会,打造出一支政治过硬、信念坚定的法庭队伍。因出色的政治素养,他获评“武穴市优秀党务工作者”,所在法庭多年保持正确政治方向,成为基层政法战线的“坚强堡垒”。

担当答卷:深耕基层一线,打造示范法庭

“基层法庭是法治建设的‘神经末梢’,必须把每一件事做到群众心坎里。”从花桥法庭到大金法庭,胡志勇始终以“啃硬骨头”的担当,推动法庭工作提质增效。在花桥法庭任庭长时,他以“示范法庭”建设为抓手,创新推出“巡回审判+”模式,带着案卷走遍辖区村落,把法庭搬到田间地头、农家院落。针对农村纠纷特点,他总结实用调解方法,通过提前介入、多元调解,将大量矛盾化解在萌芽,带领法庭获评“全省示范人民法庭”,两次斩获黄冈中院“集体三等功”。2022年调任大金法庭后,他迅速调研辖区痛点,发现涉企、涉村委会纠纷突出。为此,他主动联动当地政府、行业协会,创新“府院联动多元解纷机制”,整合行政与司法资源,高效化解多起疑难纠纷,该机制被武穴市委政法委作为“‘枫桥经验’工作法”全市推广,他也带领大金法庭获评“年度优胜单位”,用担当扛起了基层治理的司法责任。

专业答卷:精研审判业务,守护公平正义

“法官的职责就是办好每一起案件,让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。”胡志勇深耕审判一线三十二年,以专业素养筑牢公正防线。他审理过大量民事、商事及疑难复杂案件,始终保持严谨细致的作风,从证据审核到法律适用,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。为更好化解矛盾,他总结出“诚、正、细、团、巧”五字调解法——待人诚恳、立场公正、工作细致、注重团结、方法巧妙,用这套“法宝”成功调解多起棘手纠纷,实现高结案率与高调解率的“双高”成绩。他坚持“如我在诉”理念,通过巡回审判、判后答疑,让群众不仅看懂判决,更理解法理。多年来,他审理的案件质量过硬、社会效果好,没有一起因处理不当引发信访,用专业赢得了当事人的普遍尊重。

创新答卷:践行枫桥经验,服务发展大局

“新时代的法官不能墨守成规,要让司法服务跟上群众需求。”胡志勇始终以创新思维,推动“枫桥经验”在基层落地生根。除了“巡回审判+”“府院联动”,他还在大金法庭搭建“法官驻村工作站”“法律顾问室”,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法律咨询、纠纷调解服务;积极推广智慧法院应用,引导群众使用在线诉讼平台,减少来回奔波;定期组织“送法进企业、进乡村、进学校”活动,用典型案例普法,还通过新媒体开设普法专栏,以群众易懂的方式传播法治知识,从源头上减少违法犯罪与纠纷发生。他的创新实践,让司法既有力度,更有温度,成为基层治理的“助推器”。

廉洁答卷:严守纪律底线,锻造过硬队伍

“法官的尊严比黄金更珍贵,绝不能让法徽蒙尘。”胡志勇始终以廉洁自律为准则,既管好自己,更带好队伍。他严格执行防止干预司法“三个规定”,面对说情打招呼坚决拒绝,从未利用职务谋取私利。作为庭长,他还认真履行“一岗双责”,狠抓法庭党风廉政建设,定期开展廉政教育,告诫干警守住底线,所在法庭多年保持“零违纪”记录。针对青年干警成长,他推行“1+1+1导师制”,由资深法官带助理、书记员,通过传帮带传授业务技能与职业操守。在他的培养下,一批青年干警成长为业务骨干,所在团队凝聚力强、战斗力足,多次荣获集体荣誉,成为群众和组织都信任的“法院铁军”。

从青丝到染霜,胡志勇把三十二载青春都献给了基层司法事业。如今,他依然坚守在大金法庭的岗位上,以忠诚为笔、以创新为墨、以为民为心,继续书写新时代基层法官的担当与使命,让法治之光照亮乡间田野,当好司法为民的“答卷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