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干部素质提升年】榜样如炬,照我前行
——武穴法院青年干警学习刘杨萍法官的先进事迹有感

2025-09-19 16:02
来源: 原创
    浏览: 168

榜样如炬,照亮前行之路;榜样如霖,滋养一方沃土。近期,我院组织开展刘杨萍同志先进事迹学习,干警们被她坚守初心、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,勇于担当、创新实干的敬业精神,践行宗旨、一心为民的公仆本色,严于律己、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深深激励。

陈佳佳

政治部

近日,我认真学习了刘杨萍法官的先进事迹,她三十余年如一日,从书记员到优秀法官的成长历程,完美诠释了一名法院工作者应有的职业品格和价值追求,为我树立了光辉的学习标杆。通过学习她的先进事迹,我有了诸多感悟。

一、以“法治信仰高于天”铸忠诚之魂

刘杨萍法官将“一次不公正的裁判,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”奉为毕生信条,在改革中勇挑重担,于一线化解纠纷。这份对法治的坚定信仰、对大局的深刻把握,是青年干警的立身之本。作为青年一代,我要从入职之初便筑牢理想信念根基,把对法治的忠诚融入每一项具体工作,以大局为重,用实际行动践行司法为民的初心。

二、以“精益求精无止境”强专业之能

若说忠诚是方向,专业便是支撑。刘杨萍法官抽丝剥茧审理疑难案件,深耕调研产出优质成果,带动全院形成钻研之风,这份“工匠精神”为成长黄金期的我们树立了专业标杆。作为政治部干警,我既要主动补短板,通过旁听一线案件、整理典型案例,学习审判业务基础知识;又要立足岗位践行动,切实做到主动思考破难题、主动求教补差距、主动上手练本领 。

三、以“司法为民显温情”践担当之为

法治的力量,终究要体现在为民的温度里。被害人热泪盈眶的“谢谢”,是刘杨萍法官深厚为民情怀的最好见证。她聚焦少年与家事审判,以“温情审判、尽情帮教”为宗旨,探索“三审合一”路径;她亲自设计“家庭课堂”绿色墙面,提出“圆桌审判”理念,让300多名失足少年重拾信心。这让我深刻认识到,无论身处哪个岗位,“人民”二字都应放在最高位置。今后工作中,我会在政策宣传、干警服务等环节多换位思考,用细致周到地工作,把司法的温暖传递给更多人 。

四、以“清正廉洁守底线”护本色之纯

三十余年清白自守,刘杨萍法官用实际行动印证“只要心不贪,没有推不了的人情”。在政治部岗位,我更应常怀律己之心,常思贪欲之害,在任何时候都稳得住心神、管得住行为、守得住清白,让青春的航船在正确的航道上行稳致远。

“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;虽不能至,心向往之。”刘杨萍法官的事迹,为我指明了奋斗的方向。我将把感动化为行动,以忠诚筑牢根基、以专业提升能力、以温情践行宗旨、以廉洁守护初心,在岗位上担当作为,为新时代人民法院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。

方   亮

政治部

作为武穴法院宣传队伍中的一员,学习刘杨萍同志先进事迹的过程,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。她30余年扎根司法一线,以“以法之名守公正”的坚定初心,在每一个办案细节里诠释司法的温度与力量,不仅让我深受触动,更让我明晰了宣传工作的方向与使命。

刘杨萍同志的事迹里,藏着太多值得铭记的坚守与创新。面对小学老师的说情,她一句“我只有执法的义务,没有枉法的权利”,守住了法律的底线;审理特大团伙案时,她带病夜审卷宗至深夜,还创新推出庭前证据开示,既高效办结复杂案件,又让当事人真心服判息诉;她推行的“法官流动工作室”“少审三审合一”模式,更是把司法服务送到了群众家门口,解决了许多百姓的急难愁盼。这些不只是一个个办案故事,更是司法为民最鲜活的注脚。

身为宣传干警,我深知不能只做事迹的“记录者”,更要成为司法精神的“传递者”。今后,我会以刘杨萍同志为标杆,一方面用心挖掘身边干警的“小事”—— 或许是田间地头耐心调解纠纷的身影,或许是深夜办公室里伏案阅卷的灯光,用群众听得懂的家常话、接地气的表达,把这些藏在日常里的坚守讲成生动的法院故事;另一方面,聚焦我院立案便民、多元解纷等举措,像刘杨萍同志推广“乡土司法”那样,把这些利民政策讲透讲实,让更多人看到司法不只有刚正的“棱角,更有温暖的“底色”,用青春力量为提升司法公信力添砖加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