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1日,夏日的阳光洒在崭新的法庭大楼前,红绸落地,锣鼓轻响。在花桥法庭搬迁新楼的第一天,刚启用的立案窗口里,工作人员正耐心指引当事人诉讼流程,调解室的门虚掩着传来温和的劝说声——这里的忙碌从清晨就带着崭新的气息。
上午9时,随着法槌敲击,花桥法庭搬迁日审理的第一件案子正式开庭。原告张某与被告刘某是多年邻居,却因邻里纠纷等琐事积怨,最终在一次争执中,刘某因殴打张某被处以行政拘留并罚款,后双方对民事赔偿协商不成,张某遂将刘某诉至法庭。
承办法官高敏在了解两人的纠纷起源后,没有急于下判,而是先在法庭外的调解室里拉起了家常。从回忆双方年轻时互相帮衬的旧事,到分析打官司对两家的影响,法官一步步摆事实、讲法律,更讲情理。
经过多轮调解,刘某主动承认了自己因冲动犯下的过错,当场拿出赔偿款交给张某,张某也表示愿意退让,双方握手言和,案款当场履行,连调解书都无需制作——这起邻里纠纷,以“无文书调解结案”的方式画上了句号。
走出调解室,刘某笑着说:“新法庭真气派,法官说得在理,这事儿了了,我心里也踏实了。”张某也点头:“以后还是好邻居。”
法庭搬迁首日,还有人在忙着调试新的庭审设备,有人在整理搬来的案卷,大家忙忙碌碌,也干劲十足,阳光透过明亮的窗户,照在“司法为民”的匾额上,也照进了每一个走进这里的人心里,这座崭新的法庭大楼,接过原址承载了二十余年的司法接力棒,以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面貌,继续传承着化解纠纷、温暖人心的使命,在这忙碌的法庭,既有法的严谨,也有情的温暖——这里的征程,才刚刚开始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