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干部素质提升年】榜样如炬,照我前行
——武穴法院青年干警学张卫疆同志先进事迹心得感悟(四)

2025-09-04 15:10
来源: 原创
    浏览: 137

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。武穴法院积极组织开展学习张卫疆法官先进事迹活动。现将我院部分干警在学习活动中的心得体会摘编于此,以期在院内进一步营造见贤思齐、崇尚模范、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。


陈瑜

梅川法庭

近日,全院深入开展学习张卫疆同志的活动,通过了解他的先进事迹,我深刻地认识到新时代人民法官应有的品质。张卫疆同志以“忠诚、为民、忠孝、工匠、清廉”五颗红心,将誓言融入血脉、将热爱刻进骨骼、将信仰铸入灵魂,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可追随、可学习、可实践的时代榜样。

一、以“忠诚之心”铸牢政治灵魂 

“身着法袍是法官,脱下法袍是战士”。张卫疆同志在面对任何困难时,第一反应从来不是“危不危险”,而是“我必须上”。他将政治忠诚外化于危急时刻的挺身而出,内化于千余起案件无一错案的严谨追求。学习张卫疆,就是要将“两个确立”“两个维护”融入每一次庭审、每一份裁判、每一次接待,让党的旗帜在审判一线始终高高飘扬。

二、以“为民之心”站稳人民立场  

群众的每一件“小事”都是张卫疆同志心中的“大事”。他让我真切体会到:司法的温度不是空洞的口号,而是“把法庭搬到田间地头,把调解做到灶前炕头”的具体实践。作为一名青年法官,我要坚持“多跑一次腿、多费一点心、多调一次解”,用脚步倾听民声,用真情化解纠纷,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。

三、以“忠孝之心”涵养家国情怀  

忠孝自古难两全。张卫疆同志多次“舍小家为大家”的抉择令人动容,更让人肃然起敬。他让我明白,敬业并非无情,而是将对亲人的挚爱升华为对人民的深情。无论今后身处什么岗位,我都要学习他“事业为重、亲情为念”的胸怀,努力做一名尽责的人民法官。

四、以“工匠之心”锤炼过硬本领 

“把每一次开庭当成示范庭,把每一份文书写成精品”。张卫疆同志总结的家事审判“六个一”工作法,实现了服判息诉率和群众满意度的“双高”,这背后是日复一日的钻研、打磨与反思。对标榜样,我将积极苦练庭审驾驭、证据审查、文书说理和群众工作“四项基本功”,努力从“办案新手”蜕变为“审判工匠”。

五、以“清廉之心”守住人生底线  

“鸟翼系上黄金,就再也无法飞翔”。面对鼓鼓囊囊的“信封”,张卫疆拍案而起,厉声道:“抬头看看国徽!”这一声断喝,不仅击退了诱惑,更警醒了我们:法官之“官”,前面是“法”,不是“权”,更不是“利”。我要常以“五个过硬”要求检视自己,在人情干扰面前多思父母家人,在利益诱惑面前常照党纪国法,始终做到“心不惑于利诱,目不眩于五色”。

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,也是行走的方向。作为一名新时代法院青年,我将以张卫疆同志为镜,将“五心”转化为“五力”——政治引领力、群众组织力、担当执行力、专业支撑力与廉洁免疫力,在审判工作现代化的新征程上,踔厉奋发、笃行不怠,以青春与汗水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全部力量!


袁美玲

武穴法庭

调解工作,是司法为民最实在的体现,里面藏着许多人不知道的坚持和付出。 

找到当事人,常常是调解的头一道难关。就像张卫疆同志走遍92个村子那样,书记员平时电话打了一次又一次,听筒里可能是忙音、没人接,或者一句“跟我没关系”;短信发了一条又一条,从说清楚案情到讲情理劝和,都想了又想,可许多时候没了回音;更多时候,是按着地址上门,在田埂上、村口巷子里打听,顶着大太阳或者冒着冷风,就为了能跟当事人见个面,说上几句话。

调解不能是简单的“各让一步”,得反复琢磨——既要把法律条文弄明白,又要体谅双方的难处;既要把道理讲清楚,又要拉近距离。就像处理赡养纠纷时,得学张卫疆同志那样,把“乌鸦反哺、羊羔跪乳”的道理讲透,让当事人不好意思、认了错,主动履行。

这些看似琐碎的工作,其实是在给矛盾找解决的路子、帮群众解决烦心事。每一次调解成功,背后都是书记员们用耐心融化隔阂,用真心化解矛盾,最后让纠纷不用打官司就解决,让和睦留在村里、社区里。这就是调解工作的意义:在小事里看出担当,在平常工作里守住初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