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园本是未成年人成长的“安全港湾”,但意外侵权纠纷的发生,往往让家庭和学习陷入争执僵局。
近日,武穴法院花桥法庭充分发挥多元解纷机制优势,创新引入保险公司到场参与调解理赔。“一站式”化解一起校园未成年人侵权纠纷。既让受伤学生快速拿到赔偿,也为校园安全治理提供了法治样本。
据悉,该案发生在当地某小学放学时段。三名学生在校园内等待校车时嬉戏打闹,其中两名学生不慎将另一名同学推倒至走廊旁花草护栏内,导致该学生身体受伤,后经专业鉴定构成九级伤残。事故发生后,受伤学生家长多次与侵权学生家长、学校协商赔偿事宜,但各方分歧严重:侵权学生家长认为孩子行为属意外,不应赔偿;学校则主张已履行日常管理职责,不愿承担赔偿责任。协商无果后,受伤学生家长遂将侵权学生、其法定监护人及学校一并诉至法院,索赔医疗费、伤残赔偿金等各类损失共计23万余元。
案件受理后,承办法官朱庭长并未简单“一判了之”,而是从保障未成年人权益、化解矛盾于诉前的角度出发,决定启动多元解纷程序。一方面,主动联系镇政府、市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参与旁听调解,借助行政部门力量强化家校沟通;另一方面,通过实地走访、调取校园监控、询问涉事人员等方式,精准厘清责任——认定学校未及时维护放学时段校园秩序、制止学生危险行为,存在管理疏漏;侵权学生家长作为法定监护人,未尽到监护职责,亦需承担相应责任。
调解过程中,法官进一步了解到涉事学生已投保校园平安责任险及监护人责任险,当即意识到“保险理赔”是打破僵局的关键。为让受伤学生尽快获得赔偿,法庭主动邀请承保保险公司到场,共同参与调解。调解现场,朱庭长围绕《民法典》中未成年人侵权责任、校园安全管理义务等规定,向各方逐一释法明理,明确责任划分;保险公司则依据保险条款,当场核算理赔金额、列明赔偿项目,让赔偿标准清晰透明。
经过数小时的耐心沟通与协商,各方最终达成一致调解意见:保险公司将依据保险合同约定,协助完成后续赔偿款项的快速赔付,切实保障受伤学生的合法权益。调解结束后,原、被告双方均对结果表示满意,一场持续多日的家校矛盾得以圆满化解。
“此案的解决,不仅是多元解纷机制的一次生动实践,更为校园安全敲响警钟。”武穴法院花桥法庭庭长朱庭长表示。
下一步,武穴法院将继续深化多元解纷机制建设,加强与教育、行政、保险等部门的联动协作,既依法妥善化解校园纠纷,也通过典型案例引导学校强化安全管理、家长履行监护责任,从源头上预防校园意外发生,用法治力量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