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天友,现任武穴法院花桥法庭庭长,一位在民商事领域深耕多年的法官,自踏入司法岗位,他便将青春与热血倾洒在这片法治土壤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政法工作的使命担当,成为维护基层司法生态的中流砥柱。

朱天友庭长始终将维护公平正义作为最高追求,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扎根法庭,花桥法庭管辖花桥、余川两镇民事纠纷,他是党委、政府应对急难险重任务的得力助手,无论何时接到通知,总是毫不犹豫奔赴现场,为处理涉法涉诉纠纷提供司法助力,凭借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和专业的法律知识,朱庭长参与处理了多起复杂事件,成为党委政府信赖的智囊。他还积极推动诉调对接,参与乡镇的防汛、防火、普法宣传等工作,用实际行动提升司法公信,创建“枫桥式”人民法庭,筑牢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,主动与乡镇、派出所、司法所建立联系,参加政法例会、联席会议,共同商讨解决涉法纠纷,将坐堂办案化为出门问诊,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格局,大力提高了案件纠纷的调解率,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,增进民生福祉。案件审理时,朱庭长坚持从政治上看,从法治上办,对涉及民生和经济发展的案件,他主动汇报,如一件涉及余川镇旅游企业合同纠纷,他积极协调乡镇、企业和村委会,组织多轮调解,促成原被告达成和解,既保障了企业权益,又维护了当地生态,赢得多方赞誉。
朱庭长作为一名资深法官,经常以庭为家,每天都是第一个来到法庭,在查阅案件排期后,便开始认真准备庭审提纲,他对小案从不小办,再简单的案件都会细致查看卷宗,充分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,如此整理好审判思路和调解策略,更有效果地处理当事人的矛盾纠纷,近年来,花桥法庭的案件调解率大力提高,位居全院前列。朱庭长在审理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时,通过充足的庭前准备,庭审针对关键问题发问,围绕焦点举证、质证,让原被告双方由争执不下到顺利查清案件事实,庭后又从法律规定、商业信誉等角度,促成双方达成调解,让当事人避免了后续的诉讼。还有一起服装加工合同纠纷,朱庭长发现原告的诉求依据不充分,便耐心解释相关法律规定,为当事人分析诉讼风险,最终用专业说服了原告撤诉并解除保全,为他们节约了诉讼成本,也进一步保护了营商环境。某系列民间借贷案件中,朱庭长敏锐地意识到该案起诉人多,金额巨大,可能涉嫌刑事诈骗,便将当事人一一请到办公室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案情和法律规定,而后迅速将案件汇报至法院领导和政法委,通过联合多方力量,嫌疑人被立案侦查,群众的利益和法律尊严都得到了有力维护。他常常对当事人说:“你记着我电话,有什么事找我!”这样,来法庭的当事人不论文化高低、看法不同,都对朱庭长做出的工作给予肯定评价。
朱庭长深知新生力量是司法事业的希望,作为法庭的主心骨,他倾力统筹法庭的大小事务,展现着过硬的司法作风,同时发挥了“传帮带”作用,引导干警成长接力,让法庭的各项工作都能高效有序运转,平时他既是大家的庭长,也是师父,更是一名榜样,用言行举止奋力担当起基层司法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。当庭里遇到复杂案件时,他定会事无巨细地指导,传授办案经验,他明白法律条文不是死板的文字,只有与实际办案相结合,才能被真正理解运用。在法庭,看书、学习案例成了一种工作习惯,每当出台新的法律、法规,朱庭长都会组织干警围坐学习,鼓励干警发表见解,交流探讨,逐渐提高了适用法律的能力。朱庭长还常在法庭开展廉政教育,用实际案例告诫干警们要坚守廉洁底线,增强司法作风,教导干警对待当事人耐心、细心、有责任心,在他的影响下,法庭的每位干警都能时刻保持警醒,用廉洁的形象维护司法公正,用温情和法理诉说司法为民,有时到了收案“旺季”,法庭工作人员依然会仔细听取当事人的诉求,解释相关法律程序,让每位来打官司的当事人都更有获得感。
朱庭长就是这样扎根基层法庭,用忠诚担当的使命和廉洁公正的笔墨,守护一方司法生态,努力创建“枫桥式”人民法庭,以真心维护司法尊严,勾勒天平底色,让司法服务深入群众,努力将法庭打造成化解矛盾、维护和谐的前沿阵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