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天津重要讲话中提出“四个善作善成”的重要要求,“善作善成”出自《史记·乐毅列传》,常与善始善终连用,意谓既要善于做事,更要善于把事做成,在“善作”上下功夫,才能迎来“善成”的结果,这为我们法院工作带来很大启发,结合个人岗位实际,在如何干事创业上有以下三点心得体会: 善学善思,善作善成 民二庭法官助理 胡文英 一是不忘初心,坚定理想信念。思想决定行动,对待法官职业的思想和态度,决定了我们在审判工作中的方法论,从法庭调查、证据采信中厘清法律事实,在法律适用的框架下去作出正确的裁判,是因为坚守公平正义;对待当事人耐心、细心、热心,不偏不倚,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,是因为坚持手中的裁判权是人民赋予的,应该服务于人民;以如我在诉的理念对待每一起案件和每一个当事人,设身处地的化解矛盾纠纷,是因为深知权责统一,审判权力亦是审判责任。公正司法、司法为民是法院工作的生命线,同时也是法官的底色。记得2024年办理的一起双方均为企业的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中,双方对合同价款的理解仍存在争议,导致调解出现僵局,而双方约定的不明确,导致可能需要鉴定,可能还要进入上诉及执行程序,耗时长、成本高。我与双方代理律师对合同内容及法律适用进行了充分的沟通,并给双方提供了多种方案,虽然过程中被告公司层层汇报调解方案,导致意见反复不定,差点使我放弃,但每次抱着再试一次,再试一次也许就能说动对方的念头,最终促成了调解,并督促当事人及时履行了案款。这是我办理的印象最深刻的一起案件,反复的钻研案情和法律适用,充分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沟通意见,结案后双方律师也给予了我肯定,使我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。人民司法事业阔步向前,我作为一名即将上任的人民法官,要不忘初心,砥砺前行,为司法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。 二是要敏而好学,强化理论武装。在审判辅助岗位上,我看到了身边的领导和同事们,面对犯罪分子时他们冷静从容;做调解工作时他们有着敏锐的洞察力;法庭调查时他们全面细致,一针见血,直击要害;撰写裁判文书时他们紧扣字眼,尽全力把每个案件分析透、处理好;在遭遇情理与法理冲突时他们求真务实,不辞辛苦的去追求一个最优解;在面对信访当事人时,他们理智客观,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。我想,这不仅离不开追求法律的热爱之心和高度的责任意识,更离不开专业的法律素养、高超的审判技巧和世事洞明的观察力,而这都需要孜孜不倦的学习、提高。认真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,深刻领悟上级各项工作部署和谋划,增强大局意识,才能保持头脑清醒;及时更新司法理念和法律知识,在办案实践中积累审判经验,才能做到心中有数;坚持司法便民利民,甘于为人民群众殚精竭虑,才能实现责任上肩。 三是要久久为功,坚持厚积薄发。在基层法庭工作的四年里,投身于撰写裁判文书、主持调解、接待当事人等各类审判辅助工作,我克服了初出校园的胆怯怕事和谨小慎微,学会了冷静处理案件,客观分析案情;在负责营商环境工作的一年里,统筹全院营商环境工作、突击第三方评价填报工作,我克服了急躁心理,学会了应对突发任务和统筹安排工作;积极参加读书征文、案例编写和论文写作,我克服了懒散和惰性,实现了自我的超越。我们就是要在各类工作中锤炼和锻造,在历练中透彻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,找准适合的发展方向和有优势的赛道。与院里资深法官和老同志们相比,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更好的时代,是更容易“出圈”的时代,新媒体的发展让每个人都有展示自己的平台,越来越完善的干警培养机制让每个年轻人都有进步的空间,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干事创业,在实践中施展拳脚,在“试错”中不断成长,我们走的每一步路都算数。 2025年是我踏入法官之路的第一年,我知道自己的优势和长处,也深知自己的短板和弱势,我将致力于补短板、强弱项,谦虚谨慎、踏实肯干、勤于学习,虚心向老同志请教,多看、多问、多学,认真办好每一个案件,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,努力成为一名专业有水平、工作有方法、办案有经验、沟通有效果、协作有效率、调研有成果的六边形法官。